房天下问答 >家居装修>装修中>硬装收尾> 问题详情

为什么国外大多将厕纸直接冲入马桶,而在中国不习惯这样做?

是因为中国的排污工程设计有问题,导致无法处理入水的厕纸吗?问题具体出现在哪个环节,马桶还是管道?如果瓶颈在马桶,那么选择国外品牌应该就能解决问题。如果瓶颈在管道,是不是意味着升级扩展的难度较大,即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要在马桶旁放置一个收集厕纸的纸篓。处理厕纸的问题真心烦人!
JOKERWS80|2015-07-13 10:20 |来自北京市

其他答案

oujianping

这个习惯的形成是20世纪中国建筑质量垃圾和纸质垃圾共同造成的,但大多数过来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扔纸篓,他们只知道不扔纸篓的孩子都被打死了。80年代学校里上厕所用手纸会被指责为装逼,用作业本和报纸的是大多数。当时大多数家庭并没有独立的厕所(你们现在看到的绝大多数中国居民楼都是87年以后建的),往公共卫生间里扔报纸堵了是非常没有公德的,不往下水道扔用完的纸是当年作为合格公民的一个基本素养。至于家里有独立 展开
2015-07-13 12:17
来自北京市

希望足球吧

日本的便纸是水溶的。
2015-07-13 12:09
来自北京市

忍者神龟2012

打扫卫生的阿姨,每天都默默把纸倒在厕所冲掉,然后感叹文明人越来越多、、、
2015-07-13 11:57
来自北京市

Office文档

方便群众呀,有次我去城里办事,结果跑肚拉稀,蹲进去七哩苦楚的拉完发现没带纸,然后看到了旁边的纸篓。
2015-07-13 11:43
来自北京市

秋风网络

我觉得连厕纸都冲不下去的马桶,你能指望它能冲下你的shit?
2015-07-13 11:31
来自北京市

merry_leung

很多人提到下水道,但厕纸也是一大因素。现在的厕纸当然很柔软,但早年的厕纸要粗劣的多,公厕里还有很多用报纸、各种废纸的,很难溶于水,一不小心就会堵。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比如中国人打电话声音一般比外国人大(因为早期国内电话不够先进,信号差),中国人关车门力量也比外国人大(因为早期车工艺粗劣,要大力关门才能关上)说到底,是当年计划经济时代不够精细的工业品导致的遗留
2015-07-13 11:26
来自北京市

bzlts

@由宇晶 的回答很好,但是只是从建筑排水系统的角度说明了堵塞的原因。而实际上造成这种中国特色的原因,不在于排水系统本身,而在于手纸的问题。建国后社会主义特色让城里人快速住上了公寓式楼房(德国也类似,东德楼房多,西德独门独户多),远离了干式化粪池茅房,用上了有下水管路的冲水厕所。但是轻工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意识没有跟上,所以没有手纸!长期以来都是草纸、和做手工搓揉软化的报纸、作业本等非主流手纸混杂使用 展开
2015-07-13 11:18
来自北京市

lpxw520

在广州和香港,向来都是厕纸进下水道的。我到北京后第一次发现原来还有不让厕纸进下水道的,只不过只要是比较好的场所(大酒店或者写字楼)我都直接让厕纸进下水道,并且相信该场所的厕所配置能应付。我听说的说法是,沿海地区的水比较便宜,所以厕所冲水量默认会足够大,只要下水道口径不是很小那最多就费水吧。内陆地区谁比较贵,所以……不过高档场所肯定还是大水量和使用粗口径下水道的,就算习惯性写着不让厕纸进下水道但扔进 展开
2015-07-13 10:51
来自北京市

mbwlgwen

我都是直接扔进马桶的啊……主要是我觉得马桶本来就应该是可以扔卫生纸的,连卫生纸都不能扔,这马桶或者下水系统肯定有问题。纸篓只扔女士用品和其他东西吧。
2015-07-13 10:46
来自北京市

pipoodid

之所以会堵很大一个原因 -管材1. 老旧的建筑. 可能使用的是铸铁管材(非离心浇铸). 使用时间较长, 管内腐蚀较严重, 因此内径变小, 这种建筑的马桶把纸巾扔进去堵的概率较大. 2. 较新的建筑, 使用离心浇的铸铁管材(优质), 使用时间不长, 管壁仍然光滑, 堵的概率很小. 3. 不管新的旧的建筑, 用的是UPVC管材(优质), 不会锈蚀, 污垢不易聚积, 堵的概率也小. 还有- 系统1. 展开
2015-07-13 10:36
来自北京市
第11-20条,共20条

免责声明:问答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房天下对其内容不负责任,如有版权或其他问题可以联系房天下进行删除。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免费设计
关注有礼

关注二维码
看海量装修美图

装修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