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小区自行车充电现状:多方利益交织,充电价格差别大

华夏时报  2024-03-19 09:10

[摘要] 广泛的充电需求下,不少小区都设有充电车棚,扫码充值即可使用,一般由小区物业联系第三方运营商或充电桩厂家装配。在充电运营商快速推广之际,有关充电平台退款难、找不到客服的投诉却频繁发生。

从自行车、摩托车到电动自行车,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将便捷环保又便宜的“小电驴”当作日常出行的首选代步车。作为代步车,电动自行车一般配备铅蓄电池、锂电池或石墨烯电池,续航里程在40公里到100多公里。

广泛的充电需求下,不少小区都设有充电车棚,扫码充值即可使用,一般由小区物业联系第三方运营商或充电厂家装配。在充电运营商快速推广之际,有关充电平台退款难、找不到客服的投诉却频繁发生。

有无法退款的消费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他给云智充客服打了很多个电话,一开始还有声音,后续直接无应答。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云智充所涉投诉多达3000多条,不少用户因为充电撤除而申请退款,有消费者说等待了一年也没有退款。

记者实地调查了一个“因长期无人维护”将要撤离小区的云智充充电站。云智充的北京代理商告诉记者,并不是无人维护,而是物业方面想要涨价,所以正在协商,并不一定会拆除,可以先用着,他代理的肯定是能退款的。而社区居委会方面则说,因为坏的接口多,已经上报了,应该要重新改造,不过指派的安装厂家可能会不一样。

公共充电站是百姓刚需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到2022年末,中国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约有3.5亿辆,也就是每4个人就有1人拥有一辆小电驴。

作为便宜好用又环保的国民级代步车,可以充电的电池是电动自行车的动力来源。考虑到安全隐患,将电瓶车带入家门或楼道充电并不是一个好选择。电动车火灾已经成为火灾重灾区,不少小区会通过社群通知、张贴海报等方式提醒住户不要在住宅内充电,更不能把电池带回家充电。

用电动车通勤的小水(化名)告诉记者,买车时,电瓶车卖家会告诉消费者可以到公共充电站充电,充电也十分简单,将充电器插入插座就可以。为了充电方便,基本上都是在小区、公司及其附近充电。

为了规范和方便车主充电,现在很多小区物业会与投资者合作建设专门的电瓶车充电区域,如充电车棚。这不仅是为了杜绝充电事故,降低管理成本,也是赚取收益的途径。

不同于电动汽车充电被大品牌主导,电动两轮车的充电设备运营商如毛细血管深入各个社区。不仅范围更广,手机移动端或小程序的用户界面也更为简单,基本上只包括扫码、充值、寻找站点等必需选项,充电的操作路径很短。

电动自行车用户小海(化名)告诉记者,都是先充值再充电。在预付式消费的模式下,消费者需要先支付一定的金额才能充电。而充值多少的决定权在充电运营商手中,小海说在家附近充电的话最低充值30元。记者查询不同的充电平台发现,也有1元或5元起充等小金额充值价位。

充值余额退款难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相比便捷的充电操作,退费就没那么容易了。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预付式消费退款难、维权难的问题并不容易解决。

记者调查小区自行车充电现状:多方利益交织,充电价格差别大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充电的投诉多达上万条。近来的投诉多与一家叫云智充的充电桩运营商有关。记者搜索发现,“退出小区后申请退款不退钱”“退费不还还清零余额”“余额退款等待1年没有结果”“联系不到客服”等投诉多达3000多条。

记者调查小区自行车充电现状:多方利益交织,充电价格差别大

一位寻求退费的云智充用户小黑(化名)告诉记者,他申请退款好几天后一直在等待审核,找不到人工客服也打不通电话。小黑此前在云智充充值了50元,由于搬家换了城市,想要退回此前的充值费用。但是申请退款好几天后还是等待审核阶段,多次拨打客服电话后,对方直接变成无应答打不进去电话。

记者登录云智充APP发现,退费需要先点击设置,选择退费管理,填写收款信息和退费原因来完成退费申请,后续需要等待平台操作退费,审核通过后,款项将于15个工作日内原路退回。拨通云智充人工客服电话后,对方对记者表示如果想退的话可以随时退。

这显然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不论是黑猫投诉还是社交媒体,多位投诉云智充的消费者都表示自己申请退费后长时间收不到退款,并且开始联系不到人工客服。3月12日,一位消费者表示,“本人于2024年1月29日在云智充APP申请退费,云智充APP短信通知2月26日会退费,但是并未退费成功,未到账,打客服电话转不到人工,在线客服也转不到人工,已经一个多月了。”

此外,平台甚至有清空用户余额的行为。有消费者称,“于2022年10月在云智充APP充值100元,但是2023年底云智充充电撤出小区,我提交了退款申请,但是一直没有退款,并且余额也清零了。我提交申请之前大约还剩50元”。

退费困难之际,不少消费者开始自寻出路。消费保小程序、市民热线都成为消费者愿意尝试的维权方式,只是投诉获得受理之后能否顺利退款仍是不确定的。

物业与第三方的利益角逐

资料显示,云智充所属公司为上海五纷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上海市嘉定区汇源路,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以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主的企业。据报道,2018年时,云智充曾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为何这么多消费者都会经历云智充撤离小区,难以退费的情况?对此,记者去到了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云智充充电站,一处位于小区楼栋间空地上的充电车棚,栏杆上布有十多个白色充电插座。

凑巧的是,这一云智充充电站也即将于3月20日撤离。一张打印在A4纸上的通知显示:“因长期无人维护,云智充电动车充电将于3月20日撤离本小区,望广大业主理解,如有预存费用的业主请及时退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位消费者熊先生当场对记者表示,他也是刚听说这里要拆了,小区里只有一处充电站。

记者以用户身份联系了云智充的北京总代理商张小鹏(化名),他首先向记者确认了所用的充电插座是什么颜色,并表示白色的是北京这边的生产的,随时都能退。黑色的就得联系上海那边退款。

张小鹏还告诉记者,其实不一定会拆,可以继续放心用,不着急退款。如果这里拆掉,附近也有其他充电站可以继续使用。

据了解,充电业务的利益方通常包括:充电运营商、第三方投资者和小区物业。物业收取电费,这位云智充的代理商则属于与物业协商后来小区投资充电站的第三方,会在线下进行日常的运营维护,线上服务和流水则要经过云智充平台。

为什么张先生的说法会和通知上的不一样?张先生直言,这张通知乃是物业张贴,也并非无人维护,是物业那边想要加价。张先生这边申请了5毛钱的电费,能比现在1块2毛钱的电费便宜很多。收1块2毛钱已经挣5毛钱电费的物业则是变着法的想要加价,认为安装充电设备占了地方,想要再收取一份进场费。

“交进场费就等于比1块2还高了,那都得摊在居民身上,我们是不想让他挣这个钱,给居民降价,也在找社区沟通”,张先生说,“我们不是没人维护,是物业想换一家给钱更多的运营商,但实际上运营商不挣钱的话也会主动去拆,长久不了,换来换去到头来还是居民吃亏”。

记者随后致电了社区居委会,询问以后还能不能继续在小区内充电和退款的必要性。居委会方面表示,因为坏的接口多,已经上报了重新改造。会拆掉重装,但新的第三方可能会是不一样的品牌方,能退的话建议先退款。“第三方也不是居委会去找,是乡一级去联系三方公司”。

充电价格差别大

记者从电动两轮车品牌方了解到,一般车辆的充电时间都在7-8小时左右,电池通常在一度电上下。也就是说,以民电计算,纯电费成本在5-6毛钱。以5毛钱的服务费计算,在外充电理应在1块钱左右。

而由于各小区充电站收费方式不同,充电价格实际存在较大差距。有消费者表示自己小区一次充满是3块钱(充电费+服务费)。也有北京消费者指出了身边的充电价格乱象,如小区1元/3小时,单位附近1元/1小时,朋友小区1元/4小时。其间的差距究竟是电费成本,还是各种形式和价格的服务费造成的仍不得而知。

如今,充电方便、价格实惠是不少消费者的期望。用户用电的差价也成为电动车充电的主要利润来源。业内人士表示,一般就是拿2块钱充电6-8小时,所以即便小区物业收取0.8-1块钱的电费,也还是有超过一半的利润率,规模越大则赚钱效应更强。

不论是买菜、通勤还是即时配送商用车,电动两轮车已成为数亿人的日常家用,是我国居民短程出行的重要民生交通工具。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统计数据,2018-2022年期间,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呈现逐年上升态势,每年产量都在数千万辆级。研究机构MarketResearchFuture在《电动两轮车市场信息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电动两轮车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美金,庞大的千亿美金市场将为中国电动两轮车的供应链各端持续提供巨大机遇。

与此同时,如何在商业化中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落实民生工程而非敛财工具或许还要经过多方博弈和监管支持。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å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