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超越广州 东莞连掉5名!你所在城市GDP成绩单有哪些新变化?

华夏时报  2021-01-28 09:28

[摘要] 2020年尘埃落定,但对于各大城市来说,才刚刚到了比拼“成绩单”的时刻。

2020年尘埃落定,但对于各大城市来说,才刚刚到了比拼“成绩单”的时刻。

相比较2019年来说,城市之间排名变化较大:“上北深广”首次变为“上北深重”,西南重镇重庆超越了老牌一线城市广州,晋升第4名;苏州、成都位置不变,仍保持在第6、7名;值得注意的事,由于原本第8名的武汉“成绩单”尚未出来,还不能确定其具体位置,不过,从2020年前三季度看来,杭州、南京分别向前迈进1-2名,分别为8、9名,但首次进入前10的南京,前三季度GDP仅仅超过武汉81.91亿元,优势不明显,第9名宝座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11名之后,是排名骤降的天津和稳如泰山的宁波;无锡和青岛、郑州和长沙的排名此前曾有所撕扯,2020年三季度,青岛曾以42.1亿元的优势,短暂地超越无锡,成为榜单第13名,长沙也以283.79亿的优势,赶超郑州,位列15,但从全年来看,青岛、长沙、郑州的“成绩单”均尚未出炉,未来仍可能有所变化。

不过,竞争最激烈的,还是第17名佛山之后的名次。2019年,泉州、东莞、济南、合肥、福州、南通、西安,依次排开,但7个城市中,忽然有6个跻身“万亿俱乐部”,原本排名全部被打乱。其中,泉州以1.016亿元排名18,济南以1.014亿元的成绩排名19,合肥紧随其后,排名20,南通和西安则分别向前2名,拿下第21与22名;福州则以0.37亿的微弱差距,将至23名。前24名中,仅有东莞尚未破万亿。

不过,GDP仅仅是城市之间排名的一个参考,更多的细节则隐藏在深处。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未来将重点发力都市圈、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在行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在其所处城市群中发挥的作用,处于成熟城市群中的城市,发展更快,后劲更持久。也因此,榜单中,成熟都市圈内的城市,或将在未来加速超车。

谁会“逆袭”?

城市间竞争,总是充斥着焦虑与亢奋。

此次榜单中,广州在排名中被重庆超越,引发了新一轮“广州被踢出一线城市”的猜想。

事实上,近年来,广州发展十分“佛系”,在其它一线城市房价轮番上涨的时候,广州楼市却始终不温不火;在网络上,“北上深杭”的说法从多年前一直延续至今。但这并没有动摇广州的地位。

从具体经济数据表现来看,2020年上半年,广州第二产业同比下降7.0%,这是拉低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外贸进出口比2019年同期下降7.1%。

相比之下,重庆的第二产业恢复增长,同比增长0.9%,八大支产业逐步复苏,电子、医药、材料和消费品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6%、2.1%、1.3%和0.9%;其他支柱产业降幅收窄。6月份,全市八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均实现增长,其中汽车、电子产业同比分别增长25.0%和12.1%,增长明显。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出口的回暖和广州第二产业的复苏,未来重庆和广州之间的排位赛,或将有新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近年来GDP增速长期“垫底”,在今年更是跌出前10。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分析,天津的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这些年受产能过剩、结构调整的影响,经济增速下降较快。再加上天津受爆炸案的影响,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

天津曾是龙头企业聚集地,不过,“一只机”摩托罗拉和“一碗面”康师傅,早已今时不如往日,更别提曾经辉煌的汽车品牌夏利,早已连年亏损;沿海城市一大依托天津港则面临竞争压力大,进出口总额下降的现状,在疫情影响下,近况更加堪忧。

但在陈耀看来,天津正在慢慢恢复元气,经过调整以后,经济结构会更加优化,改革会向深度推进。

按照天津2021年增长目标,GDP目标增长6.5%。为了实现目标,天津将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推进“中国信创谷”“细胞谷”建设,放大智能科技产业优势;同时,加快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实施工业污染排放双控,推动工业绿色转型;此外,天津要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朝内服务辐射“三北”地区、朝外直面东北亚、面向太平洋的“两个扇面”独特作用,深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从供给、需求双侧发力,促进人才、资源、信息、技术、资金等要素汇聚,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商贸中心城市。

和天津相比,逆袭的南京则更加有活力。近年来,南京引进了台积电、LG化学、清华紫光等一系列大项目,集聚了一批以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同时,南京历来也是我国重要的人才聚集区和制造业基地,具有人才优势、产业优势,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南京将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南京的目标,2021年GDP将增长7%,这意味着如果两个城市均完成增长目标,则南京继续保持前十的地位不动摇,天津想重回宝座,还需要加大增长力度。

未来的方向

经过2020年的疫情,新动能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经济被列为未来更重要的方向。事实上,这也是各地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多个城市总量迈上新台阶的原因之一。

被称为“科创之城”的合肥,尽管在城市排名中,上升幅度有限,但其竞争力,已经逐渐在各城市中崭露头角。在合肥,“科大系”企业多达几十家,涉及人工智能、高温超导、纳米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被称为“量子大道”的合肥云飞路,聚集了2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孕育了我国量子上市企业,正在启动的“量子铸盾行动”,将为100个城市提供量子安全组网方案,堪称“量子策源地”。

从2009年到2019年,合肥GDP增幅达到347.61%,超过成都、重庆等城市,是主要省会城市中上升幅度的,并在今年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按照计划,2021年,合肥GDP增长8%,建成中科大高新园区、北航创新院、合肥先进计算中心一期,开工建设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中科院创新院二期、清华公共安全院二期,推动北师大合肥研究院项目尽快落地,继续发力科创。

不仅是合肥,事实上,排名前列的城市中,大部分也在科技创新发展中名列前茅。

按照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在“2020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中,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北京、深圳、上海、南京、杭州、广州、苏州、武汉、西安、天津。

在国际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科技就是生产力。

武汉则正在争创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2020年疫后重振中,武汉市依靠科技创新育先机、开新局,全年净增高企1842家,总量达到6259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并出台配套政策,领跑了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新赛道;实施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行动计划,在巩固已有光电子等优势主导产业的同时,谋划布局量子、氢能、电磁能等未来新兴产业,进一步激发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巨大潜力。

而伴随着城市群的建设,科创之间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化学作用。合肥借助“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以科创联动为契机,全面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以创新产学研用机制,整合长三角科技资源;以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为抓手,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协同布局,打造产业联动合作示范园区,促进产业链的新平台发展。

武汉都市圈也覆盖了孝感、鄂州、黄石、荆州等城市。按照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2021年,将全力推进武汉创建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标准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支持襄阳、宜昌打造区域创新中心。

“当要素向中心城市聚集的过程,也是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地区的过程。区域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可以扩大对周边地区的需求,周边地区很多产业就有发展的机会。这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表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å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