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5年,特色小镇的概念就已经形成,当年《小城镇建设》的记者在报道湖北钟祥村镇建设时,曾提到了发展特色小镇的概念。追溯特色小镇在中国地发展历程,近二十年内政府层面发布的诸多发展特色小镇的支持性政策,不难看出,随着中国城镇化改改建设脚步的加快,特色小镇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确切地说,2016年是“特色小镇热”的爆发期,中央层面对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给予了积极地肯定。从今年5月到10月,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培育和构建特色小镇的相关政策,土地红利、资金支持、奖励补贴等多种密集性的政策性支持,不仅让地方政府看到了经济转型的新契机,也让更多有意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和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看到了一块巨型蛋糕。

  特色小镇将成为解决城乡二元化格局金钥匙

  在发达国家,特色小镇已成为城市化的一种重要模式,居住在特色小镇已成为许多人的追求。德国的城市化率已达90%以上,但是70%的人口居住在小城镇。在美国、法国等城市化非常成熟的国家都有大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特色小镇明显存在巨大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历经了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一并涌现:城市不断进步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和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之间的不对称产生了另一种社会存在形式,即所谓的“城乡二元结构”。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重要途径就是繁荣农村经济,而培育、构建特色小镇也成为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的创新性战略。

  特色小镇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小镇概念,而是一个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新型聚落单位,它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一个特定区域,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特色小镇不仅承载经济功能,同时承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目前,中国的特色小镇的发展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特色小镇模式未来也将会成为城镇经济转型的巨大引擎,未来,特色小镇或将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钥匙”,并将引领新型城镇化的特色担当。

  规避“千镇一面”特色小镇建设需突出“特色”

  在国家层面的政策鼓励支持下,一大批旅游特色小城镇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然而近年来,一哄而上、盲目跟风成了国内城镇发展的普遍现象,因此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尽管中央层面要求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但是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究竟该如何提防“千镇一面”也成为各方思考的重点。

  2016年12月6日,即将在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城镇化创新发展高端峰会》将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城镇化创新发展进行全面解读和探讨。此次峰会由中国房地产报和腾讯城市主办,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房协专委会大力支持。峰会将以目前比较热的文旅度假地产、产业园区以及特色小镇为探讨对象,围绕政策、金融、大数据做全面分析,通过多场主题论坛及相关行业的多个专家、企业负责人和项目操盘手,分享中国特色小镇的创新模式,对的特色小镇案例进行解析,以此达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和模式共享。除此之外,峰会还将把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品牌房企、互联网相关企业汇聚在一堂,对接资源,借鉴经验,站在金融与互联网的思维与科技前沿,开拓项目具特色的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