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将以长期缓慢且痛苦结束繁荣周期

华尔街见闻  2015-08-24 14:07

[摘要] 大宗商品市场有一条古来的谚语:低价带来的伤口只能用更低的价格才能抚平。

大宗商品市场有一条古来的谚语:低价带来的伤口只能用更低的价格才能抚平。 

如今,所有的投资者都在追问,大宗商品价格还要跌多少,他们还要等多久才能等到供需平衡止住如潮的跌势? 

人们害怕,在此前的超级上涨周期将价格推到长期新高之后,随之而来的市场下行同样剧烈,让他们无所遁形。 

无论从深度、长度还是广度来说,这已经是近几十年来严重的大宗商品下跌潮。自5月以来,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已经下跌15%,大宗商品价格较一年前平均下跌了三分之一,较金融危机以来峰值2011年3月跌去二分之一,较2008年历史高点跌去三分之二。 

如今,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已经跌至2002年低位(figure 1),本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以来积累的全部涨幅几乎蒸发殆尽。 

巴克莱分析认为,本轮大宗商品超级下跌主要是受到三大结构性因素驱动,而且坏消息是,他们短期内似乎都没有缓和的迹象。大宗商品将以这样的姿态结束这个繁荣周期:长期、缓慢且痛苦。以下为巴克莱的分析: 

中国放缓 

首先就是中国经济放缓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这导致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增速大幅放缓。过去五年中,中国对石油、铜和铝需求的平均增速为6%,9%和13%。巴克莱预计未来五年内将分别跌至3%,2.4%和2.5%(Figure 3)。 

上周中国突然主导人民币贬值也进一步打击了大宗商品市场,因为该举动表明中国政府在推动这一巨大转型过程中也显得很艰辛。预计贬值对于提高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作用不大,不过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会有所增加,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较前一轮刺激也会来的更加温和。 

产能过剩 

第二个拖累大宗商品的重要因素就是,大多数商品都面临巨大的产能过剩,生产商去产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每轮大宗商品下跌周期中,各大生产商即便是亏损也会尽可能久地维持高产能,希望竞争对手先撑不住。不过,本轮下跌还伴随着巨头们对于市场份额的争夺,这也加剧了产能过剩。原油市场就是典型,OPEC等产油国为了维持市场份额不仅坚持不减产,而且今年内增产达到100万桶/天。尽管这种高产能和低油价的状况对伊拉克OPEC国家来说不可持续,但至今为止并没有迹象显示OPEC可能减产。 

美元 

本轮大宗商品的第三大压力来自于美元的长期趋势。美元上涨的同时,非美货币的贬值,大宗商品生产商成本下降,促使其减产所需要的平衡价格就更低,这进一步加剧供过于求,压低商品价格。 

Figure 4清晰地展现了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生产国货币的联动趋势,这两种力量始终在互相强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等大宗商品出口国的经济前景堪忧,带动当地货币贬值。这与上文提到的逻辑形成恶性循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å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